《福建省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工作方案》
作者: 時間 :2021-01-24 瀏覽:382
沿海各設區市、平潭綜合實驗區自然資源、水利、發展改革、財政、林業、海洋漁業主管部門:
根據《自然資源部辦公廳 水利部辦公廳 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<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工作方案>的通知》(自然資辦函〔2020〕509號)精神,省自然資源廳、水利廳、發展和改革委、財政廳、林業局、海洋漁業局共同制定了《福建省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工作方案》?,F印發你們,請認真組織實施。
福建省自然資源廳 福 建 省 水 利 廳
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福建 省 財 政 廳
福 建 省 林 業 局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
2020年12月30日
?。ù思鲃庸_)
福建省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工作方案
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是全國自然災害防治九大工程之一。為全面貫徹黨中央、國務院部署,落實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要求,加快推進我省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建設,提升海岸帶減災能力,增強海岸帶自然屬性和生態功能,保護沿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,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指導思想
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堅持人與自然協同發展的理念,推進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,充分發揮海岸帶生態系統防災減災功能,構建堅實的海岸帶生態安全屏障,保障沿海人民生產生活和海洋經濟穩定發展。
二、基本原則
以人為本,生態優先。統籌沿海地區防災減災和生態保護修復工作,堅持整體布局、系統修復、綜合管理,實現海岸帶防災減災與生態功能的協調統一。
尊重自然,因地制宜。堅持自然恢復為主、人工修復為輔,依據自然規律和當地生態系統特征,分類采取生態保護修復措施。
加強指導,科學建設。開展海岸帶生態狀況動態監測,充分應用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技術,科學開展工程方案設計和施工建設,確保工程取得預期成效。
需求導向,有序推進。綜合考慮海洋防災減災要求和海岸帶生態受損狀況,分輕重緩急,確定工程優先實施區域,有重點、按年度、分批次推進項目建設。
長遠謀劃,久久為功。建立健全海岸帶保護修復長效機制,強化項目監督檢查和質量管理,省市縣三級形成合力,持續推進海岸帶生態保護修復。
三、工作任務
?。ㄒ唬┖0稁鷳B系統保護修復
1.重要生態系統修復
——紅樹林生態減災修復
主要內容:開展退化紅樹林生態修復和堤前非林地灘涂的紅樹林營造,提升紅樹林生態系統減災功能。
工程安排:
?。?)“藍色海灣”整治行動項目
?、倨翁锸小八{色海灣”整治行動項目:項目總投資7.05億元,實施地點為莆田市媽祖智慧城、木蘭溪入???,主要目標任務為種植紅樹林40.03公頃等。
?、谌菔小八{色海灣”整治行動項目:項目總投資3.5億元,實施地點為泉州灣河口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,主要目標任務為整治互花米草335公頃,種植紅樹林194公頃等。
?、蹚B門市“藍色海灣”整治行動項目:項目總投資5.27億元,實施地點為廈門市西海域新陽大橋至朝陽水庫南側,主要目標任務為種植紅樹林44.67公頃等。
?。?)其他類型紅樹林營造或修復工程
落實《福建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實施方案》,在寧德、福州、莆田、泉州、漳州、廈門等沿海市、縣(區)紅樹林主要分布區范圍內,通過實施互花米草治理、紅樹林營造和修復措施,營造紅樹林350公頃,修復現有紅樹林550公頃,提升濱海濕地生態功能。
——砂質海岸生態減災修復
主要內容:依據適宜性評價情況,實施后濱固沙植被修復、沙丘修復、潮間帶補沙、水下沙壩構建等修復措施,提升砂質海岸生態系統減災功能。
工程安排:
?。?)福州市濱海新城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:項目總投資4.9億元,實施地點為福州市長樂濱海新城,主要目標任務為海灘整治120公頃,海灘養護15公頃,海灘后濱沙地植被修復6公頃,濕地撂荒沙地修復84.6公頃,濕地鳥類棲息地修復61公頃等。
?。?)廈門市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:項目總投資5.21億元,實施地點為廈門大橋至集美大橋集美側海岸帶,主要目標任務為砂質海岸修復3公里,沙灘修復28公頃,紅樹林修復2.5公頃,海堤生態化提升710米等。
2.沿海防護林修復
主要內容:開展沿海防護林建設,突出沿?;闪謳迯吞嵘?,及時開展老林帶更新修復,全面提升沿海防護林的林分質量和生態功能,增強沿海防護林防災減災能力。
工程安排:在沿海33個縣(市、區)開展沿海防護林修復提升1525公頃,計劃總投資6864萬元。其中,2019年完成286公頃,計劃投資1288萬元;2020-2022年完成1239公頃,計劃投資5576萬元。
?。ǘ┤斯し雷o工程生態化建設
——達標加固海堤
主要內容:在統籌考慮自然條件和防潮安全的基礎上,對標準偏低、毀損嚴重的海堤,進行除險加固。
工程安排:
?。?)寧德霞浦牙城海堤除險加固工程:項目總投資3700萬元,實施地點為霞浦縣牙城鎮,主要目標任務為除險加固海堤1.85公里。
?。?)漳州東山八尺門周邊海堤加固工程:項目實施地點為漳州東山、云霄、詔安三個縣,主要目標任務為拆除八尺門海堤后,對影響到的周邊三個縣的海堤進行加固。
——連島海堤、圍海海堤或海塘整治改造
主要內容:結合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,在生態評估基礎上,采用堤壩拆除、海堤生態化改造、濱海濕地修復、水文動力和沖淤環境恢復等措施,最大程度降低工程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,形成具有自然海岸形態特征和生態功能的海岸線。
工程安排:
?。?)寧德三嶼工業區用海項目生態修復工程:項目總投資1.48億元,實施地點為寧德市蕉城區三嶼工業區,主要目標任務為海堤生態化建設4公里等。
?。ㄈ┖Q鬄暮︻A警監測能力建設
在我省重點海域優化、整合、新建一批海洋潮位站、浮標等觀(監)測系統和海上觀(監)測平臺等設施,提升海岸災害監測預警能力。豐富海洋生態觀(監)測要素,加強赤潮等生態災害早期預警監測,建立赤潮監測預警平臺,強化海洋生態災害預警和應急處置。
四、進度安排
第一階段(2019年)準備啟動:啟動“藍色海灣”整治行動項目建設;結合《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規劃(2016—2025年)》開展沿海防護林修復;推進達標加固海堤建設;結合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,推進寧德三嶼工業區項目建設。
第二階段(2020—2022年)推進實施:開展“藍色海灣”整治行動項目與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建設;持續開展沿海防護林修復;推進達標加固海堤建設;初步建立省級海岸帶保護修復項目庫,指導地方進行入庫項目申報。
第三階段(中長期)總結推廣:總結工作經驗和工程實施成效,繼續推進海洋生態減災工作。
五、保障措施
?。ㄒ唬┘訌婎I導,明確職責
各地要高度重視海岸帶保護修復工作的重要性,沿海設區市黨委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,按照工作方案要求,制定政策,細化任務,全面推進工程建設;各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,形成合力,自然資源部門負責指導推進重要生態系統修復項目和連島海堤、圍海海堤或海塘整治改造項目;水利部門負責指導推進加固海堤項目;林業部門負責指導推進沿海防護林修復項目和紅樹林保護修復項目;海洋漁業部門負責指導推進海洋災害預警監測能力建設項目;發展和改革部門負責海岸帶范圍內基本建設項目的審查及立項工作;財政部門負責海岸帶保護修復相關財政政策、法規的指導實施,財政資金預算審批及資金使用監督管理。
?。ǘ┒啻氩⑴e,加大投入
沿海設區市黨委政府要在已部署工作任務的基礎上,科學測算任務量和資金需求,統籌多層次、多領域資金投入,建立市場化、多元化海岸帶保護修復資金投入機制,確保資金投入與修復任務相匹配。按照“誰破壞、誰賠償”的原則,充分落實責任人的修復或賠償責任。
?。ㄈ娀O管,保障成效
省市縣三級要加強項目監管,一是嚴格項目入庫審核工作,對生態系統問題突出、修復措施適宜的項目按輕重緩急給予資金支持;二是采用衛星遙感、現場督導等手段開展日常監督檢查,強化項目績效管理;三是對實施完畢的項目要進行長期跟蹤監測,保障項目成果的運行和維護。
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